|
大便出血是直腸癌?提醒:若伴有4個異常,盡快去醫(yī)院檢查! 腸道是消化系統(tǒng)中最為重要的器官,因為它不單單承擔了消化和吸收工作,同時它還負責了代謝運轉,將體內消化后剩余的殘渣變成糞便,最終隨著肛門排出體外! 不過,雖然腸道及吸收與代謝一身,但它自己卻非常脆弱,不健康的飲食習慣、病原體感染等都可對腸道造成損傷,誘發(fā)急慢性腸道疾病。 除此外,近些年隨著國民老齡化、飲食和生活模式改變、慢性腸道疾病高發(fā)等多方面影響,大腸癌的病發(fā)率也在逐年上升; 有相關的數(shù)據(jù)調查顯示,我國平均每年新確診的大腸癌患者突破了50萬以上,這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直腸癌。直腸癌和結腸癌比起來,算是預后效果較好的存在,特別是早期發(fā)現(xiàn)、及時切除治療的直腸癌患者,五年內生存率極高,甚至是可以達到90%左右! 而是受到了直腸癌高發(fā)、早期預后較好的影響,網(wǎng)絡和生活中關于直腸癌癥狀科普的文章也越來越多,這些內容真假參半,但基本都提到了一個癥狀:大便帶血! 如果籠統(tǒng)的說大便帶血就是直腸癌表現(xiàn),這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(jù)的。因為誘發(fā)大便帶血的原因相當復雜,無論是肛周疾病、克羅恩病、潰瘍性腸炎哪一種疾病,都可能會出現(xiàn)血便癥狀。 特別是克羅恩病最為典型的表現(xiàn)就是血便,所以通過大便帶血就判斷腸癌,顯然是不正確的做法! 我們真正需要警惕的,其實是以下幾個癥狀以及特殊血便: 1、異常血便 直腸癌造成出血,與部分癌腫缺血氧糜爛和壞死、癌細胞侵及血管等兩大原因有關。在臨床看來,直腸癌早中期并不會有明顯血便,主要表現(xiàn)為大便潛血或大便一側與血痕(糞便與癌腫摩擦,造成了腫瘤表面血管破裂)。 但是,進展到中晚期之后,隨著出血量的增加,血便就會發(fā)生明顯變化,血液與大便是參雜混合的狀態(tài),且患者大便多不成型,其中夾雜著大量的粘液或膿液,并散發(fā)出了惡臭; 2、消瘦和貧血 直腸癌逐漸發(fā)展,隨著患者血便癥狀的出現(xiàn),往往還會伴隨貧血和乏力癥狀。 同時,癌細胞在翻倍增殖的過程中,還會消耗大量的營養(yǎng)成分,導致健康細胞缺乏營養(yǎng)供給、體內儲存的營養(yǎng)被過度消耗,患者會因此迅速消瘦。越是進入直腸癌中晚期,消瘦癥狀就越是明顯,患者甚至是可以消瘦到皮包骨的狀態(tài),這也是癌癥共有的惡病質表現(xiàn)。 3、排便習慣紊亂 患者除了會有血便癥狀外,還有一個最為典型的信號,就是排便習慣紊亂。在直腸癌的初期,受到了腫物和腸道黏膜分泌改變的影響,患者會反復出現(xiàn)假性腹瀉癥狀,特別是以晨起腹瀉最為多見,之后大便次數(shù)逐漸增多、便意變得越來越頻繁。 當癌腫壓迫排便感受器和周圍組織后,患者還會出現(xiàn)里急后重癥狀,明明感覺自己有急切的便意,但是每次排便量卻并不多,有時甚至是沒有大便排出; 4、腸道狹窄和梗阻表現(xiàn) 隨著直腸的惡性腫瘤不斷進展,患者腸道內空間會變得越來越狹窄,比如直腸壺腹部癌在病情發(fā)展的1~2年左右,患者即可出現(xiàn)狹窄和梗阻癥狀。 其最為典型的表現(xiàn)就是排便困難、便秘、腹部脹痛、大便形狀變細、甚至是沒有大便排出。當患者出現(xiàn)嚴重的腸梗阻之后,還會伴隨劇烈腹部疼痛,在梗阻的上方可觸摸到條索狀腫塊。 總之,血便出現(xiàn)后未必就是腸癌的表現(xiàn),但大腸癌卻會合并血便癥狀,無論是直腸或結腸的哪一部位癌變,都會在病情不同時期出現(xiàn)血便。 因此,只要是有反復血便癥狀出現(xiàn),我們要做的就是第一時間就醫(yī)檢查,找到血便的根本原因,然后進行針對性治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