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球王”貝利因腸癌再次入院化療!防腸癌及早發(fā)現(xiàn)很重要,身體發(fā)出這些早期信號要重視!2月15日,巴西傳奇足球運動員貝利在個人社交賬號發(fā)布消息,表示自己遵照醫(yī)囑,已再次入院接受抗癌化療。 貝利被很多人認為是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之一,歷史上唯一贏得三次世界杯的球員,職業(yè)生涯中累計進球超過千枚,于1977年退役。 圖自巴西《圣保羅州報》 2021年9月6日,貝利在其社交平臺賬號上宣布,自己在醫(yī)院進行常規(guī)體檢時,醫(yī)生在其體內發(fā)現(xiàn)了可疑病變,之后為其切除了結腸中的腫瘤,當年9月出院后,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兩次因癌細胞擴散再次入院。 貝利的院方醫(yī)療團隊此前曾表示,貝利的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,目前無法手術切除腫瘤,只能進行化療。 貝利社交媒體截圖 腫瘤越早發(fā)現(xiàn)生存率越高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(yī)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(yī)師張劍威2021年在中山六院微信公眾號上刊文談到,5年對于腫瘤患者來講是一道坎,如果能跨過5年就被稱為“臨床治愈”。簡單來說,5年生存率是指某種腫瘤經(jīng)過各種綜合治療后,生存5年以上的比例。用5年生存率表達有其一定的科學性。在一項腎病綜合征研究中,結論也提出如果5年內不復發(fā),復發(fā)率會大幅降低到一個比較安全的水平。 越早期發(fā)現(xiàn)的腫瘤,根治性手術切除后5年生存率越高。 例如結直腸癌,I期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是90%左右,II期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約70%,III期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約50%。而對于晚期腫瘤,部分惡性程度高、治療效果差的腫瘤,可能5年生存率為0。② 防腸癌,及早發(fā)現(xiàn)腸息肉很重要! 腸息肉有很多類型,其中,腺瘤性息肉是公認的癌前病變,尤其是直徑大于2厘米的,癌變的機會較高。 因為95%以上的結腸癌來自結腸腺瘤,一般從息肉到癌變,平均要5-15年在這階段,通過腸鏡進行息肉切除,能大大降低腸癌的發(fā)生。③④ 浙醫(yī)在線曾報道了2020年浙江省為50-74周歲重點人群提供結直腸癌篩查服務情況,包括問卷風險評估和便潛血試驗,以及結腸鏡檢查14.3萬人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: ▶ 結直腸癌1423例,檢出率為1.0%, ▶ “進展期”腺瘤性腸息肉14352例,檢出率為10.1%, ▶ “非進展期”腺瘤性腸息肉25618例,檢出率為18.0%。 ▶ 總體人群陽性率為19.35%。 以上14.3萬人中,進展期腺瘤的檢出率為10.1%,非進展期腺瘤檢出率為18.0%,如果沒有這次體檢,可能大家?guī)啄暌膊粫l(fā)現(xiàn)問題,也算是及時止損。 所以,預防腸癌,遠離腺瘤性息肉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非常必要! 1. 50歲后做個腸鏡 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腫瘤醫(yī)院結直腸外科主任王錫山2019年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主辦的《人民名醫(yī)》直播節(jié)目中談到,我國結直腸腫瘤的篩查目標人群建議為50-74歲人群,但我覺得,腸鏡篩查不要卡在固定年齡,有指征了就得做,例如有消化道癥狀(便血、大便性狀改變、黏液便、腹痛)和家族史,此外,患有慢性闌尾炎以及膽囊結石,長期精神壓力大,有過甲狀腺癌、乳腺癌或者肺癌病史的人都是結直腸癌高危人群。 一般來說,首次做完腸鏡,檢查沒有問題的,可以五年后再做第二次。⑥ 2. 少吃“刺激”息肉的飲食 往常我們說腸癌是“富貴病”,往往與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,加上運動量太少有關。 的確這類飲食會“加速”癌癥的發(fā)生。一般腺瘤需要幾十年才能生長變成惡性腺癌。然而,2019年刊發(fā)在《細胞》的一項研究就發(fā)現(xiàn),高脂肪飲食就像腸癌的“助燃劑”,小鼠實驗發(fā)現(xiàn)腺瘤在攝入高脂肪食物后很快就會癌變。 此外,吸煙也同樣會增加結腸腺瘤的發(fā)生危險。 腸息肉是腸癌最大的禍根,如何不讓息肉再生長?3件事要做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,如果腸息肉一直放任不管,它最后會變成什么樣子? 它有可能會自己消失,但,也有可能會變成癌。 這絕對不是在恐嚇大家,來看一個案例——68歲的王阿姨,就因為多年不管腸息肉,最后變成了腸癌。 在了解王阿姨的事例之前,我們要先來了解下,什么是腸息肉。 一、什么是腸息肉? 我們人體的腸道主要由大腸、小腸和直腸3個部分組成,而這3個地方,都會長腸息肉,其中,大腸是長息肉最多的地方。 腸息肉,就是指在大腸、小腸和直腸表面中異常隆起的腫物,屬于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的一種。通常情況下,腸息肉的發(fā)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。 腸息肉形成的原因很簡單,主要與炎癥和病毒感染有關,比如說,反復的腹瀉或者便秘,就很容易導致腸黏膜出現(xiàn)炎癥,炎癥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,就形成了腸息肉。 如果發(fā)現(xiàn)了腸息肉,那么建議一定要盡快切除掉,排除這個“不定時炸彈”。 目前臨床上比較常用的切除方法是內鏡下息肉切除術,主要是利用高頻電流產生的熱效應,讓腸道里的組織蛋白和血管發(fā)生凝固,從而達到切除息肉的效果。 如果是2cm以下的腸息肉,那么就可以在內鏡下切除。 如果是大于2cm的腸息肉,需要考慮開刀切除(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切除)。 如果腸息肉大于3cm并且有惡變的可能性,則需要手術治療。 那么,是所有的腸息肉都會變成腸癌嗎?并不是的,只有一小部分腸息肉才會變成腸癌。 二、腸息肉是怎么變成腸癌的? 要想知道腸息肉是如何變成腸癌的,我們需要先了解下腸息肉的種類。 目前臨床上將腸息肉主要分為三大類,分別是腺瘤性腸息肉、炎癥性腸息肉和增生性腸息肉。 相對來說,增生性腸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,可以不用怎么理會,讓它自然消失即可,但如果增生性腸息肉大于2cm時,就要切除。 炎癥性息肉,主要是由于腸道炎癥刺激而產生的,這部分息肉主要是以藥物治療為主,可以使用一些抗炎抗感染的藥物,先讓炎癥消下去。 所以,能讓腸息肉變成腸癌的,是腺瘤性腸息肉,但也不是所有腺瘤性息肉都能發(fā)展成腸癌。腺瘤性息肉又可以再劃分為管狀腺瘤息肉、混合性腺瘤和絨毛腺瘤息肉三種。 1)管狀腺瘤息肉: 管狀腺瘤息肉的體積比較小,包膜也比較完整,所以人在有管狀腺瘤息肉時,基本是不會有疼痛或者其他癥狀的,一般都是要做腸鏡時才能檢查到。 而且相比其他兩種,管狀腺瘤息肉的癌變可能性是比較低的,但也要具體看大小,如果管狀腺瘤息肉大于2cm時,就要及時手術摘除掉,避免癌變。 2)混合性腺瘤: 混合性腺瘤癌變的可能性也比較低,但是也不能輕視它,為了以防萬一,最好是手術切除掉。做完手術之后,患者要飲食清淡,不要刺激腸胃,同時也要定期復查,防止復發(fā)。 3)絨毛腺瘤息肉: 跟前兩種相比,絨毛腺瘤息肉比較少見,但它的癌變可能性卻是最大的,是管狀腺瘤息肉的10倍以上,所以一旦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長了絨毛腺瘤息肉,不用考慮,一定要找醫(yī)生切除掉。切除后也應該每年都做一次腸鏡檢查,避免復發(fā)。 研究表明,腸息肉發(fā)展成腸癌,大概需要10-15年的時間,這么多年,只要做一次腸鏡就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并且摘除,完全是可以避免它發(fā)展成腸癌的,但是有太多人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,而拒絕腸鏡,從而錯過了很多機會。 三、長了腸息肉之后,身體會有什么癥狀?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,所以長了腸息肉之后,有些人可能會有癥狀,而有些人則會沒有癥狀。 對于有癥狀的人而言,會有排便習慣改變、大便次數(shù)增多,偶爾還會有腹脹腹痛、便血等情況出現(xiàn),具體嚴重程度取決于腸息肉的大小、位置和數(shù)量的多少。 我們本文的實例王阿姨,就是因為沒有重視這些癥狀,才得了腸癌。 王阿姨今年68歲,因為以前的苦日子過多了,所以見不得別人浪費,平時家里吃剩的飯菜,家里人叫她倒掉她也不舍得倒掉,都是自己吃掉。 大概在5年前,王阿姨體檢的時候,發(fā)現(xiàn)了有腸息肉,醫(yī)生建議王阿姨手術摘除掉,但是王阿姨不愿意,還是說想先以吃藥治療為主,自己也會定時來復診的,到時候復診還查出了問題,再切除。 但是回家過了一段時間之后,王阿姨就把這件事給忘得一干二凈,覺得自己現(xiàn)在也沒有什么癥狀,所以可以不用理會這個息肉。 一年前,王阿姨開始出現(xiàn)便秘的癥狀,聽別人說吃香蕉和火龍果能促進排便,王阿姨就買了一些回來吃,剛開始是有用的,但是吃多了以后就不管用了,王阿姨就去醫(yī)院買了一些促消化的藥,慢慢地,藥也不管用了,王阿姨就換成了開塞露。 期間王阿姨的家人有讓王阿姨去體檢,或者做個腸鏡,看看是不是腸胃出了問題,但是王阿姨拒絕了,她覺得自己歲數(shù)都這么大了,腸胃不好是必然的,而且做腸鏡這么尷尬,自己是真不好意思。 一個月以前,王阿姨就算用開塞露也上不出來廁所了,明明肚子又脹又疼,但就是上不出廁所,無奈之下,就讓家里人帶她去醫(yī)院檢查,最后檢查出了腸癌。 醫(yī)生表示,王阿姨現(xiàn)在是前中期,可以手術切除掉,后續(xù)只要恢復好對身體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,之后如果再出現(xiàn)異常,一定要及時來醫(yī)院。 醫(yī)生告訴王阿姨,長了腸息肉,身體一定是會有癥狀的,像排便習慣改變、便秘、腹痛腹脹或者便血,都是腸胃在求救的信號,一定不能忽視這些信號,要想不讓息肉再生長,有幾件事一定要做好。 四、如何不讓息肉再生長?3件事要做好 1)養(yǎng)成每日排便的習慣 預防腸息肉最主要的方法之一,就是養(yǎng)成每日排便的習慣。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來,有些人可能喜歡早上起床就排便,也有人會喜歡下午或者晚上。不管是什么時候,只要每天都有排便的習慣即可。如果便秘的話,可以適當?shù)囟嗪人,多吃點能促進消化的水果。 2)注意飲食 飲食也很重要!燒烤、烤肉、火鍋等重油重鹽的食物,都要盡量少吃,要保持清淡飲食。過熱過冷、過期、已經(jīng)變質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,都要少吃,尤其是腸胃敏感的人,更要少吃,不吃最好。 要多吃蔬菜水果,蔬菜和水果可以提供腸胃水分,讓糞便更好的排出體外。還有放了很久的飯菜,最好也不要吃,不新鮮。 3)加強鍛煉 鍛煉的方法有很多種,跑步、瑜伽、跳舞等都可以,只要堅持每周都鍛煉即可。加強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體質,還能預防腸息肉生成。 除此之外,煙酒也是造成腸息肉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,所以最好不要抽煙喝酒。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(tài),早睡早起,才能讓身體更健康。 總結:要想避免腸息肉生成,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預防便秘、注意飲食,發(fā)現(xiàn)了腸息肉也要及時去做手術切除,不要跟王阿姨一樣,最后發(fā)展成了腸癌,才去醫(yī)院。 |